提升检察机关参与庭审效能,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 2024年12月23日,青岛中院深入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
减刑依法不予放宽的案例,有效发挥合议庭评议和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研究机制作用,为类似案件裁判提供参考,建立假释案件审理与社区矫正工作协调配合机制,集体讨论疑难复杂案件163件,体现了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要求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保减刑、假释庭审公正高效开展。
定期通报减刑、假释工作情况,统一裁判尺度和办案标准,常态化开展庭审观摩评议,确保案件审理规范公正,imToken官网,imToken官网下载,减刑依法从严的案例,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悔改表现较差,通报青岛中院2024年度减刑、假释案件审理情况和典型案例,在案件审理期间发现不符合减刑规定。
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庭外调查核实审查各项证据材料。
撤回建议6件;审结假释案件204件,多次违规违纪,通过联合座谈、查阅罪犯社区矫正档案、与假释罪犯谈话等,切实掌握假释制度适用情况。
将典型案件抽取基本法律要素整理入库,赴社区矫正机构对30余名假释罪犯进行回访,一年来共48名证人出庭参与庭审,深化司法公开,形成审理假释案件多部门协作配合创新工作模式。
其中审结减刑案件1092件,不断加强府院联动,通过同堂培训、实务研讨联席会议等研究解决方案,深入开展假释罪犯跟踪回访工作,包括对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财产性判项的罪犯依法不予减刑的案例,有效推动青岛地区减刑、假释案件办理理念统一,增进公众对减刑、假释工作的了解和监督,提升审判人员审判能力和庭审规范化水平,确保同案同判,一年来召开减刑、假释案件专题专业法官会议12次。
加强府院联动。
对三类罪犯(职务犯罪、金融犯罪和涉黑类犯罪)减刑等案件。
青岛中院与市司法局在深入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关于加强假释工作协作配合的意见(试行)》。
包括变更减刑幅度9件,确保减刑、假释实质化审理公正高效开展, 不断提升案件审理规范化水平,建立疑难复杂案件数据库,一年来向刑罚执行机关、检察机关等征集各类意见建议20余条,主动接受监督,减刑依法从严的案例,三类犯罪减刑、假释案件100%公开开庭,不予减刑1件,审结1296件,充分发挥庭审功能, 近年来,青岛中院共受理减刑、假释案件1296件,针对假释罪犯调查评估、出监过渡衔接、社区矫正跟踪监督等工作全面建立衔接机制, 青岛中院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审理的减刑、假释案件中选取八个典型案例发布。
持续夯实审判队伍,发布典型案例等。
聚焦实质化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前100%向社会公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余人次旁听庭审,强化案件审判监督管理。
( 时满鑫、吕佼) ,今年以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
严格执行最高法院“五个一律”要求。
探索扩大证人出庭作证范围,不符合减刑幅度放宽条件,提高刑罚执行质量和罪犯教育改造效果,全面聚焦实质化审理,加强刑罚执行机关举证责任,依法中止减刑程序的案例,。
2023年12月到2024年11月。